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张寿荣院士:冶金报国使命不辍

来源:中国冶金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第二年,张寿荣被正式调入武钢,安排在炼铁车间,担任炼铁筹备组组长。 武钢“一米七”开创了我国在大规模引进吸收世界先进装备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创新的先河,这一项目最终于

第二年,张寿荣被正式调入武钢,安排在炼铁车间,担任炼铁筹备组组长。

武钢“一米七”开创了我国在大规模引进吸收世界先进装备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创新的先河,这一项目最终于199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张寿荣也于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70年,他主持制定了武钢4号高炉建设方案,这是当时国内自行设计和建设的第一座大型高炉,开创了中国独立自主设计和建设高炉的先河,为后来的高炉建设积累了经验。

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张寿荣抛洒着青春热血,追逐着钢铁报国梦。

“作为长期从事钢铁冶金的工程技术人员,我必须奋发图强,为建设钢铁强国努力奋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在四面都是书的书房,张寿荣精神抖擞地对记者说。

“在新时代大背景下,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科技人员任重而道远。花园式工厂、智能制造……一道道难题等待我们去攻克。”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唯一一位“炼铁院士”,耄耋之年的张寿荣,依然心系钢铁强国梦。

从有到强?创新发展立潮头

从无到有? ?“钢铁长子”挺脊梁

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张寿荣心潮起伏,当年火热的建设场景历历在目。“我来的时候,这个地方根本就还没有动,连地都没平,还都是小山坡。”

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冶金专家张寿荣的钢铁人生,是一条在时代的召唤和历史的际遇中,通过不断努力和奋斗而取得辉煌成就的淬炼之旅,犹如矿石从幽深的矿井历经采掘遴选和千锤百炼,铺就了共和国从贫穷走向富强的前进之路。

2019年10月,伴随着最后一炉铁水成功出炉,完成历史使命的一号高炉永久退出生产。61年间,武钢一号高炉累计生产生铁5000多万吨,为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距离武钢一号高炉不到百米远处,武钢有限炼铁操控中心已建成投用。张寿荣的在职博士生、现任武钢有限炼铁厂负责人李向伟说,“以往,高炉作业区温度有60多摄氏度,人工点测一趟走下来里外衣服全部汗透。现在现场只有少量的巡检工、调试工,在操控中心里,用手机就能把活干了。”

1956年5月,时任鞍钢炼铁厂生产科长的张寿荣接到任务,奔赴武汉参与审查武钢炼铁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

作为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的武钢顺应党中央对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定位,探索长江沿岸城区老工业基地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发展模式。近5年来,武钢投入150多亿元实施环保治理,其中80多个污染防治项目已建成投运。在治污的同时,加速推进传统企业向绿色智能化城市钢厂转型。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北频道

1982年,为了恢复“一米七”的生产能力,张寿荣被提拔为总工程师、副经理。为了适应“一米七”轧机系统对各工序生产质量亟待提升的需要,他一面针对轧前工序落后的生产技术组织大规模改造,一面针对“一米七”系统投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积极推行创新攻关。人间万事出艰辛,在他的努力下,“一米七”项目经过争分夺秒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快速达产达效,生产出一批又一批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优质钢材。

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希望中国很快能搞出工业化来,把国家搞强,不受别人的欺负。”张寿荣心怀理想。

至今老院士仍时刻关注着钢铁前沿技术,他认为,我国高炉炼铁将朝着高炉座数减少、大型化、智能化、成本优化、安全绿色、长期稳定运行的方向发展。

此后的60多年里,张寿荣矢志不渝探索钢铁技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

1991年,张寿荣主持建成了集当时世界炼铁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武钢五号高炉,这是我国最长寿的高炉之一。基于他提出的高炉长寿系统工程和永久性炉衬理念,武钢后来建设的六号、七号高炉和大修后的五号高炉均以一代(无中修)寿命20至25年为目标。他编著的《武钢高炉长寿技术》为很多钢企借鉴使用,对延长我国高炉平均寿命、提高高炉经济利用价值作出了突出贡献。

张寿荣院士接受人民网专访。薛蒂摄

在张寿荣的主持下,武钢1号高炉于1958年9月13日顺利出铁,这也标志着武钢第一次创业的成功,是武钢史册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958年9月13日,武钢一号高炉第一炉铁水喷薄而出,张寿荣就是开炉现场技术总指挥。

文章来源:《中国冶金》 网址: http://www.zgyjzzs.cn/zonghexinwen/2022/0926/870.html



上一篇:俄工贸部:正降低冶金机械制造对外国部件的依
下一篇: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举办冶金矿业类2023届毕业

中国冶金投稿 | 中国冶金编辑部| 中国冶金版面费 | 中国冶金论文发表 | 中国冶金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冶金》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